最新热点
你的订单迟迟不到,多半是「分拣」出问题了
分类:最新热点 2023/05/10 21:00
【摘要】:“3公里内最快30分钟送达”早已是即时配送的准入门槛,但同样的距离,2017年的配送预估是60分钟,2019年是35分钟。短短几年,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用时是怎么被省出来的?

“三十分钟送达”的B面

今天是周三,宜下班回家犯懒。你下意识滑开了手机,零食饮料和果蔬哐哐点进购物车。二十来分钟后,敲门声响起,订单送达,商品无误,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毫不拖沓。

北京五月的气温没来由的上上下下,今天终于有了几分夏天的样子,你哼着歌打开刚到的雪糕,里面仍旧冻得结实,冒着丝丝冷气。在感叹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一个问题从脑内一闪而过:我的订单到底经历了什么“魔法”加持才能这么快送来?

普通人脑补的情况大概是:下单之后附近门店的拣货员收到订单,推着购物车开始行动,凭借其熟练的肌肉记忆飞快地穿梭在超市的每个角落,把东西打包之后交给配送员,配送员把东西放进保温箱,骑着心爱的小摩托,穿过三条街等一个红绿灯,整个情况再怎么出差错都不会超过三十分钟。

实际上,这种情况太理想化了。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生鲜超市的线上业务比重大幅增长,线上订单数量的暴涨,现实中能出岔子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调休元气大伤后你和邻居们同时犯懒,导致你的订单前面有了二十个等候中。又比如,拣货员没那么熟练,把给你的薯片塞给了隔壁小区的王二。又又比如,配送员在去你家的路上路过了五个有订单的小区。

2023年,“3公里内最快30分钟送达”早已是即时配送的准入门槛,是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的基本体现。这要求理所当然,达不到标准的新零售商超多半会“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拨,同样的距离,2017年的配送预估时间是60分钟,2019年是35分钟。短短几年,“最后一公里”的用时是怎么缩短的?这三十分钟是如何被省出来的?

从物流设备的角度看“三十分钟送达”的B面,或许能给你一个合理的答案。

分拣,出库作业的老大难

一面是生鲜市场规模的扩张、顾客需求增多;一面是入局企业数量五年翻三倍,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数据来源: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生鲜电商运行大数据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对于讲求订单时效、履约率和产品品质的生鲜商超来说,想在厮杀博弈中取得自己的一方空间,需要解决分拣环节效率这个老大难问题。

“科技解放生产力”再怎么老生常谈,自动化也是行业中逃不开的话题。虽然仓储物流领域自动化设备已逐渐铺开,但目前分拣环节仍旧是人力密集区。不论是人工还是机器,仓储的分拣环节总结起来有两种基本的出库作业方式:摘果式和播种式。

摘果式分拣顾名思义,就是一单一拣,也就是刚才大家脑补的情况:针对每一份订单进行单独拣选,由拣货员巡回于各个货物储位,将所需的货物取出。这种朴素的方式,操作便捷难度低,但效率明显不足。早些年,线上单量不大,时效要求没有现在这么严,骑手也没有被困在系统里。即时零售商超领域中,肯砸钱的资本巨头用最原始的摘果式分拣也能实现准时送达。

不过“黑天鹅”疫情来袭,足不能出户的群众将超市购物转到了线上,原本采用的摘果式分拣在面对海量订单和产品种类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生鲜商超转而采用的播种式分拣来应对高峰时段的订单压力。播种式分拣从一货一拣改为了集合单拣货:它把多份订单集合成一批安排给拣货员,利用智能系统把每种商品的数量分别汇总,再对所有客户订单(集合单)进行二次分拣。分拣环节被进一步拆分为拣选,分播,打包,在订单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更具有优势。但这种方法操作难度高,尤其是分播环节,人工分播准确率依靠拣货员的熟练度。

分拣,依旧是生鲜商超配送的老大难,只有在这个环节有所突破,才能真的实现降本增效,杀出重围。

生鲜商超,路在何方?

疫情逐渐走出阴霾,线下零售开始恢复,原本生鲜商超的“蓝海”逐渐变红,“卷”的程度大幅增加。入局玩家们逐渐意识到一件事:人通过算法能提高的效率,依旧是有限的。谁先探索出新路径降本增效,谁就能在生鲜大战中存活下来。就像经济学里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一样,在生鲜超商配送领域,单量、时效和成本之间也难以达到平衡,互为悖论。

一众玩家中,京东开始从物流供应链数智化升级角度尝试破局之道。早在2017年,京东就已在新零售领域布局——京东自营超市七鲜,采用店仓一体模式,主打全渠道零售。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七鲜有两个痛点逐渐浮出水面:一是单个门店SKU近万个,在仓配交接过程中需要人工二次分拣,容易出错,降低了线上用户的满意度;二是一体化拣货,拣货员需要前后场来回往返,耗时长效率低。线下客流量大时,还会给线下顾客带来不好的体验。

“早几年我去逛京东七鲜超市亦庄店时,发现后场仓库的人特别多,面积不大却挤着几十个人,拣货员都是一单一拣的,效率比较低。我们一直想做一个可以优化分播环节的设备,而且要求比较清晰:一个是价格较低,一个是投资周期比较短。”这是京东物流X事业部的产品专家商春鹏“灵光一现”的时刻,“京东物流大仓里已经大量应用集合单拣货和分播墙设备了,我就想把分播墙技术延伸在前置仓或者店仓领域。想法形成之后,我们针对生鲜场景进行了一些调研,发现这种场景下后仓占地一般都比较小,就以此为基础做了一些特殊的改进设计。”

就这样,京东物流开始将在电商物流仓储自动化积累的经验向自家生鲜超商七鲜“转移”,在生鲜场景应用自动分播墙。

破局之道:扶着墙,起来“卷”

分播墙最初应用于电商BtoC场景,逐步成为电商处理大订单量二次分拣的一种高效、低成本主流解决方案,并且在服装正逆向、工业品、医药等领域使用。但分播墙在生鲜店仓场景下的应用,还是头一遭。

2022年6月,七鲜北京五彩城店在后仓架设了占地仅16平米的新设备:自动分播墙。由于场地面积限制,分播墙架设四层,设有48个隔口,配备了7台利用齿轮爬升的分播车。针对生鲜场景,商春鹏团队还增加了分播墙的防破损、防冷凝、防滚动设计,并从一些细微环节提高效率。比如:增加格口密度;周转箱尺寸根据分析店铺订单数据和商品体积后定制,材质为保温材质;货箱采用RFID的自动绑定、解绑技术;货架设有满箱检测机制,黄灯为空闲,绿灯为完成,遇到异常情况时,亮红灯转而进行人工处理等等。

自动分播墙出现后,五彩城店订单拣选的流程也出现了新变化:门店收到订单,拣货人员开始集合单拣货,在完成分区总拣后,拣货人员将集合单内的商品投递到供包台,通过五面扫码设备,自动分播墙将集合单拆分为原本订单,商品被分播车运送到对应的格口处完成分播。

“分播墙设备的稳定性达到了99.99%,二次分播的过程被交由机器处理后,五彩城店的运营管理成本节约了将近35%,拣货效率和准确率都提升了。实际使用时,分播墙全负荷运转能够满足一个小时接近四百单的量。我们并不是全时段都上分播墙的,一般是每天高峰时期、节假日时才用。”五彩城店的店长蒲培涛介绍到,“用户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京东七鲜已经经历了三轮的迭代升级,从1.0生鲜超市,发展到2.0美食解决方案,再发展到现在的3.0一站式购物解决方案。五彩城店是京东七鲜,甚至整个商超领域首家使用分播墙设备的门店,我们还计划未来将这个设备在更多门店中推广,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对设备进行一定的改良升级。”

面对新零售生鲜商超的分拣难题,京东给出了“自动分播墙”的参考答案。发展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拣环节的“机器换人”策略,你看好吗?